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中,资产证券化凭借其独特的运作模式,成为连接资产与资本的重要桥梁。它既能让沉淀的资产 “流动起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也暗藏着基础资产不实、结构复杂等风险。深入剖析其两面性,对于企业融资决策和投资者选择都至关重要,资产证券化的优缺点搞懂这些不吃亏,能让我们在金融市场中更从容地把握机遇、规避风险。
一、资产证券化的核心优势:从资金效率到市场活力
(一)盘活沉淀资产,提升资金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最显著的价值在于将缺乏即时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证券。以京东科技 2025 年发行的两单绿色 ABS 为例,其通过将节能家电贸易应收账款和白条消费债权证券化,使原本需要 6-12 个月才能收回的资金在 3 个月内完成变现,为供应商和平台带来了快速周转的现金流。这种模式对重资产企业尤为重要 —— 某航空公司将 20 架飞机的未来航线收入证券化后,提前获得 30 亿元资金用于新机型采购,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40%。
(二)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财务结构
相比传统贷款,资产证券化通过 “资产信用” 替代 “主体信用”,能为资质中等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数据显示,2025 年绿色 ABS 平均发行利率比同评级企业债低 1.2 个百分点。某新能源企业将光伏电站电费收益证券化时,由于基础资产现金流稳定,优先级证券获得 AA + 评级,融资成本较其主体信用债降低 2.3%。同时,资产出表可减少企业负债规模,某房地产企业通过物业费 ABS 将 5 亿元应收账款移出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率下降 3 个百分点。
(三)分散风险,丰富投资渠道
对原始权益人而言,资产证券化实现了风险的隔离与转移。银行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RMBS)后,可将信用风险分散给广大投资者,2025 年商业银行通过 RMBS 转移的风险敞口累计达 8000 亿元。对投资者来说,ABS 提供了风险收益匹配的新型标的,如京东绿色 ABS 的优先级证券,既满足了机构投资者对环保项目的配置需求,又通过分层设计控制了风险。
(四)政策支持下的绿色金融创新
在 “双碳” 目标推动下,绿色资产证券化成为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2025 年《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鼓励保险资金投资绿色 ABS,京东科技正是借助这一政策东风,成功发行市场首单绿色个人消费金融 ABS。这类产品将社会资金导向节能家电等绿色领域,形成 “融资 - 减排 - 收益” 的良性循环,某项目通过 ABS 募集的 10 亿元资金,带动了 5 万台一级能效家电的销售,年减排二氧化碳约 8 万吨。
二、潜藏的风险与弊端:从基础资产到市场波动
(一)基础资产风险:庆汇租赁的惨痛教训
2017 年庆汇租赁 ABS 违约事件暴露出基础资产造假的致命风险。鸿元石化通过伪造与中石油兰州分公司的合作文件,虚构 5 亿元融资租赁债权作为底层资产,而计划管理人恒泰证券未核实访谈对象身份,仅凭录音作为尽调依据。最终优先级投资者损失超 2 亿元,法院判决恒泰证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这一案例揭示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根源在于基础资产的真实性,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二)结构复杂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资产证券化的分层设计(优先级、次级)和增信措施(如超额覆盖、差额支付)本是风险控制手段,但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某小额贷款 ABS 通过 3 层 SPV 结构和 4 重增信,使普通投资者难以穿透识别底层 1.2 万笔贷款的真实质量。2025 年新规要求对循环购买资产进行同等比例抽样尽调,但高分散度资产仍给核查带来挑战,部分产品的信息披露文件长达 500 页,非专业投资者难以完全理解。
(三)操作成本高企,中小机构难以参与
一套完整的 ABS 发行需涉及原始权益人、管理人、评级机构等 8 类参与方,流程包括尽职调查、结构设计、审批挂牌等 12 个环节。某区域银行测算显示,发行一单 5 亿元的 ABS 综合成本(含律师费、评级费、承销费)约 2000 万元,占融资规模的 4%,远超普通贷款 1.5% 的综合成本。这导致资产证券化成为头部机构的 “专利”,2025 年上半年 80% 的 ABS 由资产规模超千亿的机构发行。
(四)市场波动与再证券化风险
资产证券化产品价格受基础资产现金流和市场利率双重影响,2025 年二季度某 RMBS 产品因房贷利率下调,优先级证券价格单月下跌 3.5%。更值得警惕的是 “再证券化”(如 CDO)风险,将多个 ABS 的次级部分重新打包发行,会放大原始资产的风险敞口,这与 2008 年次贷危机的传导路径高度相似。当前我国这类产品规模虽小,但监管已出台穿透式管理要求,禁止多层嵌套。
三、平衡利弊的实操策略:从产品选择到风险防控
(一)根据资产特性选择合适模式
1.应收账款、租赁债权:适合小额分散型资产,如京东 “京保贝” 保理债权 ABS,通过 10 万户供应商的分散债权降低集中度风险;
2.基础设施收费:优先选择有政府付费承诺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厂 PPP 项目 ABS,现金流稳定性优于完全市场化项目;
3.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需评估资产独立性,某动漫 IP ABS 因过度依赖单一作品续集表现,上市后评级下调。
(二)穿透核查的三个关键指标
普通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1.基础资产分散度:单个债务人占比不超过 5%(规避大额依赖风险);
2.现金流覆盖倍数:优先级本息覆盖倍数≥1.2 倍(缓冲违约损失);
3.管理人资质:选择近 3 年无违规记录的机构,如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在绿色 ABS 领域经验丰富的管理人。
(三)利用政策红利规避风险
2025年新规为投资者提供了更清晰的安全边际:
1.债权类 ABS 需披露底层资产涉诉情况,可通过 “中国裁判文书网” 交叉验证;
2.绿色 ABS 需提交第三方环境评估报告,避免 “漂绿” 风险,京东两单产品均通过能效标识认证;
3.保险资金入市增加了长期买盘,这类资金偏好的 AAA 级优先级证券流动性更有保障。
四、典型案例对比: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差异
维度 |
京东绿色 ABS(成功案例) |
庆汇租赁 ABS(失败案例) |
基础资产 |
一级能效家电应收账款,有真实交易单据 |
伪造的融资租赁债权,无实际业务支撑 |
尽调流程 |
核查每笔白条消费的 IP 地址、支付记录 |
未核实访谈对象身份,依赖伪造文件 |
增信措施 |
京东集团差额支付承诺(主体评级 AA+) |
仅依赖次级证券覆盖(占比 5%,不足) |
政策契合度 |
符合绿色金融政策,获保险资金配置 |
无政策支持,属监管套利性质 |
最终结果 |
超额认购,发行利率 3.2% |
全额违约,管理人承担 2.1 亿元赔偿 |
五、未来趋势:监管与创新的平衡
2025年资产证券化市场呈现 “监管收紧 + 创新深化” 的特征:一方面,《债权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职调查工作细则》要求托管人核查资金流向,对关联交易增加定价公允性审查;另一方面,绿色 ABS、碳中和 ABS 等创新品种增速达 50%,政策鼓励通过证券化盘活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资产。对参与者而言,需在合规框架内把握机遇 —— 原始权益人应聚焦主业资产证券化,投资者可关注政策支持的绿色品种,远离结构复杂、基础资产不透明的产品。
无论是京东科技借助绿色 ABS 实现多方共赢,还是庆汇租赁因基础资产造假导致失败,都印证了资产证券化是一把 “双刃剑”。只有全面把握其优势与风险,才能让这一工具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在监管日益完善的背景下,理性看待资产证券化的优缺点搞懂这些不吃亏,才能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中稳健前行,实现资产与资本的良性互动。
云智无界,恒道有方;
以衡立信,因云致远。
用「云」的科技力量与「衡」的公正精准,
提供全方位价值评估。
云衡评估
专注全产业评估服务20+年,
具备权威评估资质,
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在服务项目上的研究和操作被广泛认同,
专业水平位列行业前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通过 AI 工具匹配关键字智能整合而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不对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作任何形式的承诺。如有任何问题或意见,请联系我们,收到您的反馈后将及时处理并反馈。